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制造业稳增长 通信与医药细分行业“柳暗花明”


时间:2020-01-11 08:13:08  来源:  作者:

制造业稳增长 通信与医药细分行业“柳暗花明”
本报记者/谭志娟/北京报道
我国制造业再获政策支持: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这是2020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以来,制造业就获得政策支持: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定制造业投资”。不仅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更是多次提及制造业。
“年初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制造业稳增长,反映了国家对于当前制造业转型的高度重视。”万博研究院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前传统制造业增长乏力,现代和高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这是制造业在从供给老化向新供给过渡阶段的重要‘转型特征’。”
刘哲还表示,目前全球制造业的领导者,如苹果、奔驰、西门子等都已经完成了从依赖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到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的转型。从依赖硬资源的传统制造业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的软性制造转型,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助力制造业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制造业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要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措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促进制造业稳增长。这主要包括:一要推进改革创新;二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三要扩大制造业开放;四要深挖内需潜力。
对于年初就出台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段小乐对记者表示,这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制造业发展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所在。“未来中国经济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科技型企业、高端制造业以及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制造业部门,所以促进制造业的高效、高质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之一。”段小乐认为。
第二,中国的制造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效率较高,符合市场化改革和激发市场活力的目标。据段小乐介绍,“截至2018年底,制造业当中民企占比接近80%,而且市场化程度较其他行业更高。大力推动制造业加速发展,有利于加快市场化改革,提高微观主体活力。”
第三,中国告别依靠地产、传统基建带动经济增长的老路,需要加快制造业投资。在段小乐看来,中国经济摆脱对地产和传统基建的依赖,转向创新、科技和消费驱动的新增长路径,需要提高制造业投资和相关消费在经济当中的占比,这需要加快制造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改革创新上,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继续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和企业电信资费,全部放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更多向制造业倾斜。
就此,国开证券分析师崔国涛在最新研报中称,从此次会议的定调可以看出,决策层旨在通过“降成本+助融资”并行的手段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产业升级”的方式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采访获悉,在融资政策向制造业倾斜及减税降费政策延续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复苏。
“预计2020年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5%以上。虽然制造业投资的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当中的一个难点,但可以从利润和需求两条主线去寻找线索。”段小乐对记者说。
据段小乐分析:首先,从利润来看,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制造业部门减税降费、融资成本下降有望提升整体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从而对企业的资本开支能力带来正向提振。其次,从需求来看,内需的进一步企稳,以及全球需求在2020年的企稳回升,也对制造业需求提供支撑。因此他预计,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在2020年进一步回升。
刘哲也告诉记者,从2019年4月开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倒挂。作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半年多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非常态。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传导效应、营商环境的改革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预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20年会出现一定恢复,进而带动制造业投资出现结构性的向上拐点,即现代制造业的正向带动作用,基本对冲传统制造业的下行压力。
记者注意到,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可见,虽然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但已出现加快迹象。
细分行业迎发展机遇
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下,2020年制造业一些细分领域有望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刘哲对记者表示,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是物美价廉,背后的支撑是低劳动成本和低原材料成本。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中国当前制造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产业配套能力。
因而刘哲预计,“通信领域的高技术制造业预计未来会保持高速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制造业未来增长动力会依旧明显,3D打印设备、智能手环等新兴制造业增速预计2020年也会在30%以上。”
段小乐也告诉记者,“中游的高端装备、电气设备、专用设备,以及下游的电子、芯片制造、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的需求和利润的改善,确定性较高,因而存在较好发展机会的概率也更大。”
不过,在段小乐看来,上游的有色金属加工和冶炼、黑色金属加工和冶炼,对地产建安投资、传统基建的依赖度较高,这两者可能在2020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甚至有可能小幅下降。这将对上游制造业生产和投资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上游制造业的改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机器人行业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旨在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机器人作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及机器换人经济性的进一步显现,行业未来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崔国涛认为。
来自国开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国内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为4.3%,连续2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在崔国涛看来,这反映了近期行业下游需求有所回暖。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
Copyright © 东门汉标牌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111111号